荷兰:1700万人养活12家世界五百强,怎么做到的?
嘿,各位书友,今天咱们聊聊荷兰。
这国家,地方不大,人口也就1700万,比咱们一个二线城市人还少。
可人家牛啊,世界五百强企业,一抓一大把,足足有12家!
这是怎么做到的?
咱先翻翻历史书。
想当年,荷兰人可是海上马车夫,殖民地遍布全球。
靠着东印度公司这些金字招牌,香料、茶叶啥的,流水似的往家运。
这就好比早年间做生意,抢占先机,积累了第一桶金。
当然,这段历史也有不太光彩的地方,殖民嘛,你懂的。
不过,这第一桶金确实给荷兰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后来,二战来了,荷兰也遭了殃。
虽然一战时他们保持中立,闷声发大财,但二战就没那么幸运了。
被德国占领了五年,经济损失惨重,老百姓也吃了不少苦。
尤其是1944年,铁路工人罢工,结果德国人一怒之下,切断了物资供应,好家伙,全国闹饥荒,饿死了不少人。
这段历史,估计荷兰人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。
但是,荷兰人韧性强啊!
战后重建,那叫一个快。
他们重点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,像什么化工、食品加工、机械制造,还有电子信息技术,都搞得风生水起。
壳牌、飞利浦、联合利华,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,都是荷兰的。
政府也给力,各种优惠政策,税收减免、低息贷款,扶持企业发展,就跟咱们现在扶持小微企业似的。
估计是当年饿怕了,荷兰对农业特别重视。
政府砸钱搞农业科技,现在人家不仅粮食自给自足,还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。
温室农业、精准农业,这些高科技玩意儿,荷兰人玩得贼溜。
除了实业,金融也搞得红红火火。
阿姆斯特丹,那可是欧洲的金融中心,跟卢森堡、瑞士,号称欧洲金融“铁三角”。
银行、保险、资产管理,各种业务都做得很大。
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的社会福利。
养老金制度覆盖面广,老了不用愁;医疗体系国家管,看病不花钱;还有各种育儿补贴、住房补贴,总之,政府把老百姓照顾得妥妥帖帖。
当然,高福利也有高福利的烦恼。
政府支出大啊,财政压力也大。
而且,有人说,福利太好,容易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。
这就像咱们常说的,温水煮青蛙,容易让人安于现状。
不过,话说回来,荷兰的社会福利确实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,也促进了社会稳定。
再加上他们在教育、科技方面的投入,经济发展后劲十足。
荷兰的经验,对咱们也有借鉴意义。
当然,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,不能照搬照抄。
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,既要发展经济,也要保障民生。
说到底,荷兰的成功,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,各个零件都配合得恰到好处。
历史的积累、政府的引导、企业的创新、还有老百姓的努力,缺一不可。
这就好比咱们中国的老话,众人拾柴火焰高。